K33 示警:比特幣衍生品市場驚現「危險訊號」、槓桿多頭淪「接刀俠」
比特幣近期跌勢不止,今(20)日凌晨更一度下探 88,616.69 美元,創下今年 4 月以來新低,單周跌幅達 10% 。然而,就在幣價「跌跌不休」之際,加密貨幣研究機構 K33 Research 發出嚴厲警告,指出衍生品市場正形成「極度危險」的結構性形態,市場充斥著試圖抄底的槓桿資金,一旦反彈落空,恐引發連環清算。
K33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在最新報告指出,比特幣永續合約(perpetual futures)未平倉量在一周內暴增超過 36,000 枚比特幣,創下 2023 年 4 月以來最大增幅,並伴隨資金費率升高,這意味著多頭願意支付高額費用來維持倉位,押注幣價在跌破半年新低後會迎來反彈。
Vetle Lunde 表示,這不是防禦性布局,而是典型的「接飛刀」行為。他說:
資金費率的攀升,源於大量預掛的限價單被成交,這些訂單都在押注幣價跌破 6 個月低點時會迅速反彈,但殘酷的是,反彈並未發生。
如今,這些堆積如山的槓桿部位反倒成為市場的壓力來源,增加了因清算而導致市場波動加劇的風險。
Vetle Lunde 指出,永續合約市場中多空部位以名義價值一对一相互匹配,因此多空雙方皆有可能遭遇擠壓。然而,資金費率攀升的現象顯示,市場上爭奪多頭敞口的交易者明顯增多,一旦價格續跌,這批槓桿多單的脆弱度將大幅放大。
比特幣永續合約「未平倉量」單週變化情形。(圖片來源:K33 Research)
相較之下,由機構法人主導的芝商所(CME)比特幣期貨市場則顯得格外謹慎。 K33 指出,目前 CME 期貨溢價接近年度低點,期限結構平坦,反映出機構投資人的避險情緒濃厚。
Vetle Lunde 警告,這種「散戶激進做多、機構保守避險」的背離現象,在歷史上往往是幣價進一步下跌的前兆:
這種令人擔憂的市場結構,在過去 5 年中曾出現過 7 次類似情境。統計顯示,其中有 6 次幣價在隨後一個月內持續走跌,平均跌幅達 16% 。
雖然我們在跌勢初期曾高喊看多,但目前的訊號已構成足夠危險的「凶兆」,建議投資人應降低整體風險。
比特幣走勢 vs.「恐慌與貪婪指數」跌破 10(極度恐慌)之歷史對照圖。(圖片來源:K33 Research)
除了永續合約市場的未爆彈,比特幣現貨 ETF 的拋售潮也未見停歇。 K33 報告指出,過去一周 ETF 淨流出逾 2 萬枚比特幣,過去 30 天更累計失血近 4 萬枚比特幣。
Vetle Lunde 表示,儘管 K33 仍看好比特幣在機構加速進場、寬鬆資金環境的支撐下,未來「前景會更加光明」,但目前的回檔幅度已躋身 2017 年以來、行情走弱第 43 天時的「最深跌勢」之列。
K33 也坦言,以「第 43 天」作為衡量標準本身帶有隨機性,但強調公司並不認為市場會重演 2018 年或 2022 年那種漫長而殘酷的熊市。
K33 估計,若依循過去兩年最深跌幅的軌跡,比特幣潛在底部可能落在 84,000 至 86,000 美元區間;若賣壓進一步加劇,甚至可能再度下探 4 月低點,逼近 Strategy 的比特幣平均持倉成本 74,433 美元。 Vetle Lunde 強調:
這兩個價格水平都是交易員緊盯的心理關卡,雖然市場常誤解當比特幣跌破成本價時,Strategy 會被迫拋售,但這個價位本身代表了市場可能追逐的心理目標區。
自 2017 年 3 月以來,比特幣歷次「持續逾 50 天跌勢」的前 50 日走勢比較。(圖片來源:K33 Research)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機構瘋買以太幣藏隱憂?Vitalik Buterin 警告:以太坊恐因此面臨兩大生存威脅
第二屆 AI 投資大賽登場:專攻美股、兩款新模型加入、四大賽道全面檢驗 AI 交易實力

川普計劃下週宣布「創世任務」!全力投入 AI 軍備競賽、呼籲國會制定聯邦 AI 統一標準
Michael Saylor:就算比特幣下跌 80%,Strategy 依舊超額抵押、不會違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