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Ripple從華爾街聚光燈下策略性迴避
2025年8月,Ripple Labs 正式結束了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長達數年的訴訟。
該公司支付了1.25億美元的民事罰款,接受了對特定機構XRP銷售的禁令,並獲得了一項比勝訴更有價值的東西:明確性。
法官Analisa Torres早在2023年7月就已裁定,XRP本身並非天生就是證券,且在交易所上的程式化銷售不會觸發Howey測試的要求。
直接面向機構的銷售總額約為7.28億美元,確實違反了證券法,但公司的核心業務得以完整保留。
生存威脅消失了,「二級市場未註冊證券」的污名也被洗清。
業界觀察者原本預期下一步顯而易見:首次公開募股(IPO),以利用勝訴帶來的優勢,獲取更深層次的資本池,並鞏固Ripple作為合法金融基礎設施公司的地位。
然而,Ripple選擇了另一條路。
它以400億美元估值從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和Citadel Securities籌集了5億美元,並以同樣價格執行了10億美元的要約收購,為早期投資者提供流動性,還以12.5億美元收購了一家主經紀商,推出了穩定幣,並申請了美國國家銀行執照。
該公司做了所有事情,唯獨沒有上市。
這一選擇值得關注,並非因為它顯示出弱點,事實上公司的行動恰恰相反,而是因為它揭示了加密貨幣領域最精明的運營者如何解讀美國公開市場的實際狀況。
Ripple的猶豫,與其說是因為不能做什麼,不如說是因為從觀察他人的嘗試中學到了什麼。
資本,無需表演
傳統上,IPO的理由有兩大支柱:獲取資本和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流動性,而Ripple在未提交S-1文件的情況下解決了這兩點。
2025年的融資吸引了Fortress、Citadel Securities、Brevan Howard、Marshall Wace、Pantera Capital和Galaxy Digital等投資者。這類投資者名單通常代表機構合法性。
這些並非加密原生的風險基金,而是多策略宏觀機構和市場做市商,在400億美元估值下投入大量資本。
要約收購為早期員工和投資者提供了退出流動性,無需路演或季度財報電話會議的繁文縟節。
新的策略投資者獲得了持股,而Ripple則繼續嚴格控制其XRP金庫和RLUSD穩定幣經濟體系。
此外,該公司有效地重現了公開上市的大部分好處,同時仍處於私人披露體系下,無需向散戶股東和激進投資者解釋每一項策略決策。
當由Citadel Securities主導的私募輪成為事實上的機構認可印章時,華爾街上市的信號價值就失去了一些歷史溢價。
換句話說,Ripple不需要Nasdaq來證明自己的真實性,它已經通過吸引每日交易數千億美元傳統證券的公司資本證明了這一點。
玻璃罩下的XRP機器
上市將迫使公司對於股權分析師習慣性提出、但代幣項目偏好模糊處理的問題進行不舒服的透明披露。
Ripple的收入和現金流有多少依賴於長期出售XRP?投資者應如何評價一家控制著大量託管波動性代幣、且通過自身產品決策和公告部分影響該代幣的公司?與XRP市值變動相比,RLUSD、支付處理、託管服務和主經紀業務的增長有多持久?
這些並非假設性問題。2024年,Forbes分析將Ripple描述為「加密殭屍」,其手續費收入相對於龐大的代幣持有量顯得微不足道。
此後,該公司積極行動,通過12.5億美元收購Hidden Road、2億美元收購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Rail,以及RLUSD的建設(處理約950億美元支付)來修正這一形象。
但IPO會將這種演變凍結在SEC文件中,讓經營業務基本面與代幣金庫波動之間不斷被比較。
Ripple還背負著與機構XRP銷售相關的永久聯邦禁令,以及最新的1.25億美元違規記錄。這段歷史完全可以管理IPO,因為許多公司在解決監管問題後仍然上市,但這並不乾淨。
這意味著需要額外的風險因素披露、更多分析師提問,以及實時提醒美國證券法已經深植於公司過往行為中。
一家多年來堅稱XRP不是證券的公司,對於立刻成為註冊證券發行人(其每一次XRP動作都將被同一套規則審視)自然興趣有限。
加密貨幣公開市場的疤痕組織
將Ripple的謹慎放在美國公開市場對待已經上市的加密公司背景下,更容易理解。
Coinbase就是一個警示案例。它於2021年4月進行了教科書式的直接上市,配備藍籌顧問和完整監管披露。
兩年內,SEC仍然起訴了Coinbase,指控其運營未註冊交易所和經紀商。
整個行業吸取的教訓是:上市並非監管避風港。它可能讓你成為更明顯的目標,集中責任並成為高調的執法戰利品。
Circle於2021年嘗試SPAC合併,但因監管態度和市場環境惡化而流產。該公司最終於2025年成功上市。
Gemini也走了類似路徑,在監管框架明朗後上市。能夠順利上市的加密公司,其經濟模式與傳統、無聊的手續費和收益型金融科技公司相似。
那些類似受監管資金傳輸商或託管服務商的公司,能夠融入現有分析師模型和合規框架。
Ripple並不屬於這些類型。它同時是XRP的代幣發行方、正在申請銀行執照的準銀行、RLUSD穩定幣運營商、Hidden Road資本市場基礎設施所有者,以及有明確執法記錄的公司。
將這種混合結構強行塞進一個公開股票代碼,會吸引所有監管部門爭論公司應如何被監管、定價,甚至可能被拆分。
在追求國家銀行執照並與多個監管機構建立結構化關係的同時保持私有化,讓Ripple能夠選擇自己的裁判。
銀行執照路徑讓公司接受審慎監管,但將存放於聯邦儲備的RLUSD儲備視為銀行業務,而非證券發行。
這與試圖在Form 10-K中解釋XRP託管和RLUSD機制、同時防禦潛在證券訴訟的監管姿態有本質不同。
猶豫透露了什麼
Ripple對公開市場「不急於行動」的態度,是值得解讀的信號。
如果一家在法律上獲得平反、戰略定位明確、估值400億美元、由Citadel Securities、Fortress和Brevan Howard支持的公司,仍然偏好要約收購、私募輪和銀行執照申請而非上市,這並不是因為資產負債表薄弱或商業模式失靈。
儘管在Donald Trump總統任內發生了許多變化,美國公開市場體系仍然將加密原生結構視為需要遏制的問題,而非應予以容納的形態。
儘管經歷了多年的成熟、機構採用和監管戰鬥,合理定價和治理混合型代幣加經營業務公司的基礎設施仍然不完善。
加密公司已發現,他們現在可以通過私募、GENIUS Act等穩定幣框架和銀行執照,獲得深度機構資本、監管合法性和利益相關者流動性,而無需放棄敘事主導權或因公開披露而擴大訴訟風險。
這不是暫時的套利,而是對阻力最小路徑的結構性判斷。
對Ripple而言,保持私有化能在公司重塑為全方位金融基礎設施供應商的過程中,最大程度保留對XRP金庫管理和RLUSD策略的靈活性。
現在上市,會將這個不斷演變的故事鎖定在季度財報的表演中,而這對這個行業來說歷來並不友善。
更明智的做法是證明模式可行,通過銀行執照流程深化監管關係,並等待公開市場真正能夠為Ripple的未來定價,而不是過去。
公司已在法庭上擊敗SEC,但它選擇不去測試華爾街是否準備好理解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本文首發於CryptoSlate。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PFDEX於香港PopChain全球生態大會盛大亮相

x402 熱潮背後,ERC-8004 如何構建 AI 智能體的信任基石?
如果說 x402 的出現驗證了 AI 代理支付的巨大需求,那麼 ERC-8004 則代表了構建這個龐大機器經濟所必需的、另一個更底層的核心要素。

內部衝突引發FET價格意外飆升
簡要來說,ASI在內部衝突和法律訴訟困擾下,未來發展面臨挑戰。出人意料的是,訴訟消息反而提升了FET的買盤興趣,交易量隨之增加。隨著投資者持續關注後續進展,AI主題代幣有望重新獲得市場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