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為民眾帶來紓困,同時對整體經濟構成風險
如果金融包容性的承諾背後隱藏著重大的系統性風險會怎樣?在遭遇危機的國家中,穩定幣已成為數百萬公民逃離惡性通脹的首選工具。然而,在這種大規模採用的背後,卻有一個日益嚴重的擔憂:這些資產將儲蓄導向數字美元,可能會削弱最脆弱經濟體的實力。隨著其使用量激增,一個兩難問題浮現:穩定幣究竟是人民的堡壘,還是對國家的無聲威脅?
In Brief
- 穩定幣在遭遇惡性通脹和貨幣貶值的新興經濟體中正經歷大規模採用。
- 這些以美元為支撐的加密貨幣被用作避風港,以保護公民的儲蓄免受本地貨幣崩潰的影響。
- 其成功基於四大優勢:穩定性、行動可及性、無國界使用,以及對國家限制的抵抗力。
- 根據Standard Chartered的數據,到2028年,最多有1兆美元可能會從本地銀行流出並轉換為穩定幣。
金融包容工具還是定時炸彈?
在許多新興經濟體中,穩定幣已成為在本地貨幣崩潰時維持購買力的工具。
從拉丁美洲到非洲,將貨幣兌換成美元已成為日常實踐,而穩定幣通過提供一種快速、易於獲取且廣泛採用的數字替代方案,「極大加速了這一過程」。
在如辛巴威這樣的國家,現在有85%的交易以美元計價,這體現了這種非正式的美元化。這一趨勢如今因區塊鏈技術而被放大,並蔓延至其他長期受貨幣不穩定困擾的地區,如阿根廷、土耳其或奈及利亞。
在對這些加密貨幣的熱情背後,主要動力是要在金融機構不再令人信任的情況下保全資本。Standard Chartered的研究強調,對於生活在危機經濟中的數百萬人來說,「資本保值比資本回報更重要」。
換句話說,首要目標不是產生回報,而是逃離本國貨幣的劇烈貶值。穩定幣之所以能滿足這一需求,歸功於以下幾個關鍵特點:
- 美元的穩定性:由於以美元為支撐,這些加密貨幣為強勢貨幣提供了可信的錨定;
- 數字可及性:只需一個簡單的行動應用程式即可獲取,無需銀行帳戶;
- 無國界使用:便於儲蓄、支付和國際轉帳;
- 對本地限制的韌性:可繞過威權或危機政權常見的貨幣管制和帳戶凍結。
簡而言之,穩定幣已遠不僅僅是交易工具。這些加密貨幣成為面對系統性失靈時,民眾的一種私人貨幣保險。然而,這一動態雖在個人層面上合理,卻並非對相關經濟體沒有影響。
對脆弱經濟體的系統性風險
在這種大規模採用的背後,Standard Chartered發出了警告。根據其10月發布的報告中的鏈上數據,到2028年,最多有1兆美元的存款可能會從新興市場銀行流向穩定幣。
「這種財富轉移可能對許多國家信貸體系的基礎構成深遠風險,」這家在亞洲、非洲和中東有大量業務的英國銀行警告道。事實上,每一次從本地貨幣到穩定幣的兌換,都會使國內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枯竭,並削弱商業銀行向企業和家庭放貸的能力。
這一機制同時也削弱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當中央銀行無法掌握這些外流資金的動向時,便失去了對貨幣供應量以及傳統工具如利率的控制。由於加密平台不受貨幣管制,資本可24小時隨時外逃,進一步加劇了貨幣的慢性不穩定。
除了本地經濟的侵蝕外,穩定幣儲備大多投資於美國國債。因此,新興國家的數字儲蓄實際上幫助融資了目前估計為38兆美元的美國債務。這種「數字美元化」最終可能會加深新興經濟體對北美金融體系的依賴,同時削弱其自身的貨幣主權。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隱私受審,Samourai Wallet 聯合創辦人因編寫程式碼被收監
BETV Advisor Aaron於PopChain全球生態系統大會發表主題演講:重構短視頻的價值主權

比特幣分析師警告價格預測可能反映賣方偏見
Dogecoin ETF最快本月推出?Bitwise再度引發市場猜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