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Christos A. Makridis,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副研究教授暨Heritage Foundation訪問學者

當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今年稍早簽署GENIUS法案後,穩定幣獲得了真正的推動力——而現在,歐洲銀行也試圖透過發行自己的穩定幣來參與其中。

他們對美元霸主地位的羨慕情有可原,這一直是美國經濟實力的長期支柱。在GENIUS法案之後,以美元為支撐、由私人發行的穩定幣正迅速流行起來,這為美國帶來了戰略機遇。

透過創造有利於穩定幣發展的環境,並在美國銀行基礎設施的保護傘下運作,美國可以加強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同時讓海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更加民主化地獲取金融服務。

這些「數位美元」有諸多好處。它們可以降低手續費、縮短結算週期、對抗當地通脹,並為難以獲得對應銀行服務的小型企業擴大貿易與金融的可及性。

穩定幣的激增

穩定幣的市值大幅增長,交易量已超過2,650億美元。幾乎所有這些價值都以美元為基礎。每一枚美元穩定幣都有安全資產作為支撐,因此穩定幣發行方必須持有大量美元和美國國債。穩定幣儲備需求將國庫券的持有權從銀行存款和貨幣市場基金轉移到發行方;如果這一基礎設施促進更多商業活動,將產生更大的連鎖效應。

聯邦儲備理事會理事Christopher Waller指出,如果監管機構「允許這些東西發展,只會進一步鞏固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因為穩定幣的廣泛使用意味著對美元和美國債務的需求更高。Secretary Scott Bessent則更直白:「我們將繼續讓美國[美元]成為世界主導儲備貨幣,並將利用穩定幣來實現這一目標。」

穩定幣與發展中國家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透過穩定幣與美元接軌,可以釋放急需的經濟活力。許多這些國家貨幣波動劇烈、通脹高企且銀行體系不健全。這些國家的公民經常尋求美元避險——經濟學家稱之為「美元化」——但過去這意味著只能持有實體現金或支付高昂的電匯費用。

穩定幣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讓任何擁有手機的人都能獲得美元。不必再到銀行排隊或支付高額兌換費,一位農民或店主即可在智慧型手機錢包中即時持有數位美元。穩定幣讓全球最受歡迎的資產——美元——隨時隨地觸手可及。

這對金融普惠具有深遠意義。全球約有14億成年人仍未開設銀行帳戶,其中很大一部分居住在非洲和亞洲。穩定幣讓用戶可以用穩定貨幣儲蓄並進行全球交易,無需銀行帳戶,從而繞過了傳統障礙,如身份驗證和分行可及性。

透過穩定幣實現金融普惠

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為例,美元穩定幣已成為支付、儲蓄和商業活動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貨幣不穩定的情況下。非洲地區超過40%的加密貨幣交易量來自穩定幣。用戶甚至願意為穩定幣支付溢價;新興市場的企業和個人有時為獲得數位美元而支付5%甚至更高的溢價,這顯示他們對可靠價值儲存手段的迫切需求。

更重要的是,穩定幣還促進了商業活動。以匯款為例——這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命脈。2023年,非洲僑民向家鄉匯款540億美元,但傳統渠道向匯款人收取平均近8%的手續費。穩定幣可以大幅降低這些成本。

在肯亞的一項試點中,使用穩定幣進行跨境小額支付將手續費從28.8%降至僅2%,讓零工經濟工作者能保留更多收入。全球顧問預估,若穩定幣取代電匯,每年可節省超過12億美元的匯款費用——這些資金將直接流入當地家庭和消費。

當地銀行認為放貸風險過高或利潤過低時,基於穩定幣的融資和去中心化金融可以幫助填補信貸缺口,對非洲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成長發揮關鍵作用。

穩定幣的超能力

在發展中國家更廣泛地採用穩定幣,還能對抗中國等參與者的影響。中國多年來以苛刻條件向貧困國家提供貸款,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北京的海外貸款讓數十個國家背負難以償還的債務。在極端情況下,違約國家不得不將戰略資產如港口和發電廠交由中國控制。

這種「債務陷阱外交」在國家缺乏其他融資選擇時尤為猖獗。

透過擁抱美元穩定幣和更廣泛的數位金融,發展中國家可以以新方式籌集資本,擺脫這類掠奪性安排的束縛。

另一條有前景的路徑是主權債券的代幣化。政府不必完全依賴大型外國債權人,可以在區塊鏈平台上以較小面額發行債券,讓本地公民和僑民投資者更容易參與。

相關新聞: Visa將開始在四條區塊鏈上支持穩定幣

從肯亞到巴西,各國政府已在探索可透過數位錢包購買和交易的代幣化債券和國庫券。這種去中心化的融資方式有助於國家再融資或回購昂貴的外債——實質上是以群眾募資方式擺脫中國的陰影。每一美元的僑民債券或全球加密投資者資金,都是不必以苛刻條件向北京借來的美元。

CBDC的邊緣化

各國央行也注意到了這些機會。數十家央行正在開發央行數位貨幣(CBDC),作為由國家控制的私人穩定幣替代品。支持者認為,政府發行的數位貨幣可以提升金融普惠並現代化支付,但早期證據並不令人振奮。

奈及利亞的eNaira是最早的零售CBDC之一,但表現慘淡——98%的奈及利亞人在開設eNaira錢包後於2023年底前停止使用。與此同時,奈及利亞人繼續湧向以美元為支撐的穩定幣,以對抗奈拉的暴跌。這一情況在其他地區也屢見不鮮:CBDC的熱情往往來自自上而下,而穩定幣則因滿足真實用戶需求而自下而上地被採用。即使是中國,也難以讓其他國家廣泛使用其CBDC,尤其是在美元穩定幣已經全球領先的情況下。

學術研究顯示,當央行官員推動CBDC計劃時,穩定幣活動會下降——這證明僅僅是言論就能從私營部門吸走動能。這或許讓擔心競爭的官員感到滿意,但卻可能剝奪消費者獲得更好服務的機會。

此外,研究比較了採用CBDC與未採用國家的情況,發現無論在採用前後,對人均GDP或通脹等宏觀經濟結果沒有影響,對金融福祉還有負面作用。簡言之,CBDC尚未帶來金融可及性或效率的突破性提升,而穩定幣已經在實現這一目標。

鼓勵發展中國家使用以美元為支撐的穩定幣是一種雙贏方案,其作用類似於金本位時代美元紙鈔的崛起。對美國而言,這意味著擴大美元的影響力——在數位時代鞏固其儲備貨幣地位,並對抗那些試圖推動替代貨幣體系的競爭對手。

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這意味著更容易獲得穩定貨幣、投資新途徑、更低的交易成本,以及擺脫強勢債權人的出路。在日益緊張的地緣經濟格局下,數位美元有望成為更民主、更具韌性的全球金融體系的關鍵。

美國正把握這一機遇:通過推動美元穩定幣及其運行的開放金融網絡,美國可以幫助新興經濟體釋放增長潛力,同時鞏固自身經濟實力。

在全球爭奪人心、思想與錢包的競賽中,一點點穩定貨幣就能產生巨大影響。

觀點作者:Christos A. Makridis,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副研究教授暨Heritage Foundation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