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比特幣購買量跌破挖礦供應量
機構淨買入比特幣量已低於每日挖礦供應量,這一關鍵牛市指標出現逆轉。此次下滑源於企業需求減弱,同時巨鯨將大量BTC轉移至交易所。
機構投資者的比特幣淨購買量已經首次在七個月內跌破每日發行量(挖礦供應)。根據一位加密貨幣投資分析師的說法,這顯示市場動態出現令人擔憂的轉變。
週一,Capriole Investments負責人Charles Edwards在他的X帳號上分享了這一驚人的數據。Edwards表達了立即的擔憂,他表示:「不會說謊,這是過去幾個月讓我持續看多的主要指標,儘管其他資產表現都超越了比特幣。這不是好現象。」
看多指標轉為看空
Edwards展示了一張圖表,說明比特幣價格與關鍵機構買入/賣出壓力指標的變化。這些指標追蹤三種類型的機構活動:礦工(紅色)、現貨ETF及類似機構買入(淺綠色)、以及BTC 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企業活動(橙色)。
Institutional Buying/Selling Pressure Metrics. Source:  @caprioleio  分析顯示需求呈現階梯式下降。BTC DAT企業買入首先在8月14日左右明顯減少。最初,現貨ETF的後續資金流入彌補了企業端壓力的減弱,使整體機構需求得以維持。
然而,自10月10日市場崩盤後,現貨ETF買入也開始大幅收縮。目前的情況顯示,綜合淨機構購買量——結合所有主要機構資金流——現在已經低於每日新挖比特幣的供應量。
Edwards圖表底部的直方圖追蹤機構壓力(綠色代表買入,紅色代表賣出),目前正從綠色轉為紅色。
沉重的持倉與減弱的興趣
Edwards提醒,這一短期趨勢並不決定長期走向,但他強調了當前的結構性弱點。「這個趨勢明天、下週或兩年後都可能反轉。但現在我們看到有188家財庫公司背負著沉重的持倉,沒有商業模式,且機構買家興趣遠低於以往,」他表示。
另外,鏈上數據平台Lookonchain報告稱,除了機構資金流之外,個人大戶投資者的賣出動作也在增加。該公司週一發文指出,一位主要大戶「BitcoinOG(1011short)」自10月1日以來,已向Kraken、Binance、Coinbase和Hyperliquid等交易所存入約13,000 BTC(14.8億美元)。
此外,知名比特幣大戶‘Owen Gunden’被確認在10月21日後向Kraken交易所轉移了3,265 BTC(3.645億美元)。大額資金轉入中心化交易所通常預示著重大清算事件,儘管最終是否兌現仍有待確認。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2025年值得關注的最佳加密貨幣預售:Mono Protocol($MONO)崛起與新一波投資巨頭
XRP價格展望:XRP在託管解鎖後跌破關鍵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