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聯準會結束QT並將資金再投資於T-bills,悄然提升流動性。
分析師對此如何影響BTC價格看法分歧,多頭預期高點可達180,000美元。
在聯準會宣布降息25個基點並確認將於12月開始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計劃,實質上宣告量化緊縮(QT)結束後,bitcoin(BTC)下跌3.67%至107,925美元。
QT結束將如何影響bitcoin價格?
自12月1日起,聯準會將停止讓其債券持有量縮水,並開始將到期債務再投資於短期國債(T-bills)。
簡單來說,當聯準會持有的舊債券被償還時,聯準會不會銷毀這筆資金(縮小資產負債表),而是用這些資金購買新的短期國債。
根據分析師Brett強調的數據,2019年聯準會結束QT並開始降息後,bitcoin下跌了35%。儘管當時美國股市仍在增長,通常與BTC同步波動。
直到2020年初,聯準會因COVID-19擔憂而啟動全面量化寬鬆(QE),bitcoin市場才出現復甦。
「我會說我們現在正處於四年週期的高峰……但這未必是好事,」Brett補充說:
「如果我們迎來QE,我認為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年底。」
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熊市可能開始的跡象。分析師Jesse Olson指出,bitcoin三週K線圖上出現「即將形成的看跌MACD死叉」,這一技術信號曾在2021-2022年引發過69%的市場修正。
因此,如果歷史重演,在新一輪流動性驅動的反彈出現前,bitcoin仍面臨下行風險。
聯準會「隱形QE」或助BTC衝上180,000美元
經濟學家Lyn Alden表示,聯準會決定將到期債務再投資於T-bills,實際上創造了新資金,即使聯準會避免將其稱為QE。
當聯準會透過購買T-bills向金融體系注入現金時,實際上為這些國債的賣方(銀行、基金)提供了更多現金準備金。更多準備金意味著市場可用流動性增加。
根據分析師Bedouin的說法,流動性增長正在壓倒BTC四年週期的疑慮,bitcoin價格有望在2026年前進一步攀升至130,000-180,000美元區間。
相關閱讀: Bitcoin價格2026年將增長6倍?M2供應激增引發COVID-19時期對比
這與今年稍早JPMorgan、Standard Chartered等華爾街頂級機構給出的年底BTC價格目標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