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朗普)的風險承受能力比我高。」美國財長貝森特的這句坦白,不僅揭示了特朗普關稅策略的底牌,更讓華爾街開始重新評估風險資產的定價邏輯。「在不激怒市場的前提下,最大化推行『MAGA』。」63歲的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接受英國《Financial Times》專訪時,首次公開闡述了其平衡市場與政治議程的核心工作理念。
這位上任僅九個月的前對沖基金經理,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在特朗普的激進議程與市場穩定之間走鋼絲。對於特朗普政府全球大規模徵收關稅造成市場動盪的行為,貝森特透露了背後的策略:特朗普的關稅「套路」是「總是先宣布高額關稅以創造談判槓桿,隨後再將其降低」。
一、關稅博弈與市場震盪,加密資產承壓前行
貝森特在專訪中首次承認,4月份特朗普宣布大規模徵收關稅並引發全球市場劇烈拋售的行為,實際上是特朗普 「大師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先高壓後妥協」的策略刻意製造了市場波動,從而為談判創造槓桿。
● 「他(特朗普)的風險承受能力比我高。」貝森特的這番坦言,解釋了為何特朗普能夠容忍市場在關稅消息公布後的劇烈反應。這種高風險的博弈策略,在傳統金融市場引發了持續的震盪。
● 自貝森特1月28日上任以來,美元匯率已下跌約8%,創下去年同期以來最差表現。民主黨人認為這是市場信心流失的體現。伊利諾伊州民主黨眾議員肖恩·卡斯滕透露:「兩週前我在紐約與銀行家會面,其中一人說,他職業生涯中第一次聽到人們討論對沖美元。這太瘋狂了。」
● 加密市場在這一宏觀背景下表現出獨特韌性。儘管貿易緊張局勢引發了全球風險資產的普遍拋售,比特幣及主要加密貨幣在經歷短期波動後,很快恢復了穩定走勢。這種表現進一步鞏固了加密資產作為避險屬性與風險屬性並存的特殊地位。
表:貝森特上任以來關鍵政策與市場反應對比
時間 | 政策動向 | 傳統市場反應 | 加密市場反應 |
2025年4月 | 特朗普宣布全球徵收基準關稅 | 美股單日跌幅超3%,美元指數波動 | BTC短暫下跌後一週內反彈8% |
2025年5月 | 對華關稅暫時下調至10% | 標普500回升5%,國債收益率上升 | 加密總市值增長12%,DeFi鎖倉量創新高 |
2025年8月 | 延長對華加徵關稅暫停期 | 市場情緒緩和,波動率下降 | 比特幣與美股相關性降至0.3以下 |
2025年10月 | 不再考慮對華加徵100%關稅 | 風險資產普漲,美元承壓 | 加密市場機構資金流入連續兩週增加 |
來源:AiCoin整理
二、「貝森特看跌期權」:加密市場的新護身符?
這種在幕後安撫市場的角色,讓華爾街許多人將貝森特視為緩衝特朗普極端衝動的 「安全閥」。市場甚至創造了一個新術語——「貝森特看跌期權」(Bessent put),意指投資者相信貝森特知道政策推進的底線,不會讓市場陷入真正的混亂。
● 一位華爾街遊說人士表示:「在關鍵時刻,他是我們陣營的鬥士。」這一看法在加密資產領域得到了尤其明顯的共鳴。
● 貝森特作為前對沖基金經理,深諳市場運作規律,而他此前在放鬆加密貨幣監管方面的舉措,讓加密社區對其抱有特殊期待。「貝森特看跌期權」在加密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投資者普遍認為,在市場出現極端波動時,貝森特將出面穩定局勢,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然而,這種信心是否過度?
● 前財政部官員斯蒂芬·邁羅提出了警告:「與試圖扮演『護欄』角色的前任姆努欽不同,貝森特在政治化方面毫無顧慮,這最終可能給市場帶來風險。」
● 加密市場分析師張威指出:「『貝森特看跌期權』的本質是市場對理性決策的期待。在加密市場日益與傳統金融融合的背景下,這種期待自然延伸到了數字資產領域。但問題是,貝森特的政治立場可能限制其行動能力。」
三、美元疲軟與資金流向,加密資產迎新機遇?
自貝森特上任以來,美元匯率的持續走低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美元指數下跌約8%的表現,在傳統分析師眼中是市場對美國財政信譽擔憂的體現,但對加密市場而言,卻可能意味著新的機遇。貝森特為美元貶值辯護稱,隨著貿易逆差收窄,美元將會反彈。但這一觀點在加密社區引發了不同解讀。
去中心化金融協議Oxygen創始人張海濤表示:
● 「美元疲軟正推動全球資金尋找替代儲備資產」,而加密貨幣顯然是不可忽視的選項之一。
● 根據AiCoin數據,過去三個月,全球穩定幣供應量增長了15%,其中亞洲交易時段的增長尤為明顯。
● 同時,持有超過1000BTC的地址數量增加了5%,表明機構級投資者正在利用市場波動積累頭寸。
加密貨幣做市商Folkvang Trading的分析師李明認為:
● 「美元信任危機雖然不會在短期內顛覆現有貨幣體系,但確實為加密資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窗口。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機構開始將加密資產作為資產配置的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貝森特主導的財政部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展現了相對開放的態度,這與他在關稅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差異化立場,進一步強化了加密市場在不確定的宏觀環境中的獨特地位。
四、政治化風險與機構信譽,加密市場的雙刃劍
貝森特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雖然贏得了特朗普的信任,但也引發了對其政治化財政部和損害機構信譽的批評。
● 一位前財政部官員警告,貝森特正在 「迅速揮霍」財政部長期積累的、與黃金等價的信譽:「如果財政部被視為一個過度政治化的機構,它將在市場面前喪失信譽,這將產生嚴重且實質性的後果。」
對加密市場而言,這種政治化風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信譽的削弱可能促使資金流向去中心化金融系統;另一方面,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又可能抑制機構參與加密市場的意願。
● 貝森特則以市場數據作為回應。自他1月28日上任以來,標普500指數上漲了約12%,而作為長期借貸成本基準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同期下降了超過0.5個百分點至4%。「市場風險到底在哪裡?」貝森特強硬反問,「他們就是錯了。」
然而,加密市場參與者對這一問題有著自己的判斷。加密基金Pantera Capital在最近的投資報告中指出:「傳統金融市場的政治化風險,正成為去中心化系統的催化劑。我們觀察到,在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的時期,DeFi協議的活躍度和鎖倉量往往呈現逆勢增長。」
表:美國財政部政治化風險與加密市場表現關聯性
風險指標 | 傳統金融市場影響 | 加密市場影響 | 中長期趨勢 |
美元信譽度下降 | 資本外流,融資成本上升 | BTC作為替代儲值工具需求增加 | 可能推動加密資產主流化進程 |
政策不確定性升高 | 風險資產波動率上升 | 加密市場與傳統資產相關性減弱 | DeFi和穩定幣使用場景擴大 |
機構獨立性受質疑 | 市場定價效率下降 |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活躍度提升 | 可能加速傳統金融向加密生態遷移 |
地緣政治緊張 | 避險資金流向國債黃金 | 加密資產顯現獨特風險收益特徵 | 推動加密資產作為獨立資產類別定位 |
五、加密市場在政策夾縫中尋求定位
對貝森特而言,真正的考驗將是他能否幫助特朗普兌現承諾的經濟「黃金時代」。
● 儘管他預期人工智慧的生產力提升將推動經濟上行,但2025年以來,美國就業增長放緩和通脹頑固等問題依然存在。民調顯示,特朗普在經濟處理上的支持率並不樂觀。
加密市場在這一宏觀背景下,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
● 一方面,貿易緊張局勢緩和、美元疲軟以及傳統金融市場的政治化風險,都為加密資產創造了有利環境;
● 另一方面,政策不確定性和潛在的市場波動,仍是不可忽視的風險因素。
隨著11月美國最高法院對關稅合法性的裁決臨近,以及特朗普最終決策的不確定性,加密市場可能迎來新一輪波動。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和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的成熟,加密資產展現出了與傳統風險資產不同的韌性和獨立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