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kadot Hub + PDP:重寫 Rollup 部署規則,加速生態爆發!

在這篇文章中,Parity 產品開發負責人 Santi Balaguer 深入介紹了 Polkadot Hub 的定位與意義。它不僅繼承了 Asset Hub 的治理、質押、身份等基礎功能,還加入了智能合約層,為實驗性項目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更關鍵的是,Hub 引入了「外部資產」機制,把平行鏈或 Rollup 的資產直接帶入 Hub 的合約層,讓新項目一上線就能天然兼容交易所和託管方 —— 就像一匹「特洛伊木馬」,把生態流動性集中到 Hub。
與此同時,PDP(Polkadot Deployment Portal)正在快速進化為 Rollup 的「作業系統」。它不僅能幫團隊完成約 85% 的部署工作,還簡化了 Coretime 自動續約和跨鏈通道配置。在最新的內測中,8 個測試用戶中 7 個實際動手操作,部署成功率達 100%,回饋遠超預期。甚至連 Parity 的財務團隊都親自在 Kusama 上成功部署了一個 Rollup,證明 PDP 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隨著 Kusama 部署即將開放,越來越多團隊能夠輕鬆落地 Rollup。Polkadot Hub 與 PDP 的結合,正在重寫 Rollup 的啟動方式,加速整個生態的擴張步伐。

Polkadot Hub 將成為新項目的通用入口,降低交易所整合門檻
Jay:能不能給不熟悉的人快速介紹一下 Polkadot Hub?
Santi:Polkadot Hub 實際上是兩方面的結合。第一,它繼承了 Asset Hub 的很多功能,比如治理、質押、身份系統等這些很有價值的基礎功能都會在 Hub 上發生。第二,它還會內建智能合約層,這會讓 Polkadot 迎來更多實驗性項目。
但問題是,怎麼確保新的 Rollup 能夠在 Hub 上被直接使用?我們之前提到過,Polkadot 擁有其他平台無法比擬的原生互操作性。接下來我將詳細說說 Hub 引入了「外部資產」這個概念,就是把平行鏈或者 Rollup 上的資產,通過這個機制直接在 Hub 上使用。
我們現在在 PDP 上的工作,就是幫這些團隊更簡單地把自己鏈上的流動性注入到 Hub 的外部資產裡。這樣一來,這些資產立刻就能在 Hub 的智能合約層中被使用。
但這並不止於此,過去我親眼看到過,很多團隊在對接託管方和交易所時非常痛苦,為什麼?因為出於安全考慮,這些服務商必須運行你 Rollup 的完整節點,你想像一下,如果有上百個 Rollup,這根本無法擴展。尤其是那些剛起步、活躍度不高的 Rollup。而現在,隨著資產都往 Hub 集中,託管方和交易所只需要支持 Hub 就行了,這就像一個「特洛伊木馬」。
Jay:對任何新項目來說,都是天然的便利。對吧?
Santi:這也是我們想利用的一點。
Jay:我明白了,也就是說,在 Polkadot 上啟動一個 rollup,就能立刻兼容所有已整合 Polkadot Hub 的交易所,並且支持外部資產。而交易所幾乎不得不這樣做,因為未來會有大量重要項目都會接入。
Santi:沒錯。我認為未來可能還會有一些關於外部資產整合時機的討論,但相比過去必須跑節點的方式,至少技術門檻已經大大降低,我們能做的就是讓這些功能可用,之後業務拓展團隊自然會和交易所、託管方溝通,說「來整合我們吧」,但此時已經沒有技術障礙了,這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已經上線的 Rollup 能使用 PDP 嗎?
Jay:你們最近上線的另一個很實用的功能就是 Coretime 的自動續約。之前這可是早期用戶的一個大痛點。那我想問,已經上線並運行中的 Rollup,它們能不能用 PDP?
Santi:目前還不行。我們目前人手有限,所以精力主要放在如何吸引更多團隊加入 Polkadot。對於現有的團隊我基本上都有在聯繫,他們的痛點和需要幫助的地方,我們還可以一對一去解決。我們一邊處理這些,一邊把 PDP 打造成吸引新團隊的工具。
未來我們期待實現這樣的場景:已經上線的 Rollup 能直接調用 PDP 的所有工具進行無縫對接。但至少目前,這還不在我們的路線圖裡,雖然我個人非常希望能實現。
85% 的工作 PDP 替你完成,Coretime 自動續約不再是難題
Jay:明白了。那自動續約功能,是技術上的挑戰,還是說只是解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Santi:這要看你怎麼看。其實 Coretime 鏈本身是支持自動續約的,但要啟用它需要走一堆步驟,挺麻煩的。雖然理論上都能搞定,但我們在 PDP 裡幫大家簡化了整個流程。這樣不僅 PDP 用戶能用,其他人其實也能受益。我給你拆解一下這些步驟。
- 首先,你要確認你的平行鏈帳戶在中繼鏈和 Coretime 鏈上都有資金。我們幫大家把這點做得很直觀:清楚看到餘額和帳戶 ID。
- 接著,你需要在 Rollup 和 Coretime 鏈之間打開一個 HRMP 通道,這件事本身並不容易,所以我們會根據你聲明的項目,提前為你生成 XCM 調用,你只需要把這個調用放到治理流程裡,或者用 sudo 執行就行。
- 最後,你還需要從你的鏈發一個 XCM 調用到 Coretime 鏈去開啟自動續約,這一步我們也幫你生成好了調用,完全針對你的鏈定制。
至於你用什麼治理方式(是公投還是 sudo),我們沒法替你決定。但整體上 PDP 已經幫你完成了大約 85% 的工作。
Rollup 治理怎麼做?
Jay:我本來還想問你關於治理的事情,治理目前還沒整合到 PDP 裡吧?
Santi:當你啟動一個 Rollup,你是可以做 runtime 升級的,對吧?而治理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升級路徑被加進去。我們在 Polkadot SDK 裡已經有現成的方案,團隊想要加是沒問題的。不過我們認為,最合適的起步方式還是用 sudo 帳戶,幾乎所有新項目一開始都是 sudo 帳戶來管理的,等你上線以後,我們再幫你往更成熟的治理模式過渡。
我也希望能有一些教程,教大家怎麼從 sudo 逐步過渡到像 OpenGov 這樣的治理模式,再比如現在 Polkadot 上有些團隊採用的是技術委員會這種過渡方案,所以團隊也可以探索這些路徑。
PDP 不止是部署工具,它正在變成 Rollup 的‘作業系統’
Jay:因為目前感覺 PDP 是幫大家啟動 Rollup,管理早期的構建和部署工作,但未來感覺它完全可以變成一個 Rollup 管理工具,對嗎?

Santi:沒錯,這就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在「可訪問性」(Access)這塊,Polkadot 天生就有鏈與鏈互聯互通的能力,而且是去中心化的。我們在 PDP 裡把這一點做得更簡單。不過這裡要區分兩類通信:Rollup 和 Rollup 之間,以及 Rollup 和系統鏈之間。為什麼要區分?因為 Rollup 間通信需要雙方都同意才能開通通道;而跟系統鏈的通信是完全無許可的。
比如你想接 Asset Hub,一個請求發出去就能直接連上,這背後的規範是 RFC-14,當時是 Acala 的 Brian 提出的,你可以回頭看看,它解鎖了很多能力。現在我們在 PDP 正在做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利用 scheduler pallet,讓 Rollup 在剛啟動時(比如區塊 #2)就自動幫你開通和 Asset Hub、Coretime 鏈的通道,這樣一來,你什麼都不用手動操作,就默認連上了核心系統。除非你一開始就說「不想連」,否則系統會自動幫你搞定,這能讓你馬上用上自動續約、外部資產等功能,門檻大大降低。
Parity 財務團隊輕鬆在 Kusama 部署 Rollup!PDP 內測結果超預期
Jay:目前有誰用過這個工具?有實測過嗎?
Santi:我們有做過第一批內測。邀請了 8 個測試用戶,其中 7 個實際動手試了。結果比我預期還要好。我們原本的目標只是「先上線,聽聽大家的回饋,逐步優化」。結果大家的回饋太好了,我都不確定之後該怎麼進一步提升了,不過我們會全力以赴,努力改進。
Jay:怎麼個好法?你們的指標是什麼?
Santi:比如,用戶滿意度打分是 4.3 / 5。幾乎所有人都說「這東西太棒了」,也有人說「這能真正幫助 Polkadot 發展」。部署成功率更是 100%,沒有一次失敗。所有嘗試的用戶都成功在 Westend 上跑起了一個 Rollup,我當時都驚了,老實說我本來預期會有幾次失敗,畢竟還很早期,很多東西還在摸索,結果全都跑通了,我特別開心,團隊也很興奮,這相當於給我們蓋了個章:「做得不錯」。雖然我們不確定之後怎麼提升,但會全力以赴。
Jay:真不錯!我很期待看到更多實際部署。現在 PDP 只在測試網用得上吧?什麼時候能上 Kusama?
Santi:如果一切順利,我們計畫 9 月底前在 Kusama 部署。
Jay:那之後,部署到 Polkadot 主網還需要等嗎?
Santi:其實不用。
Jay:對,完全可以直接上,是吧?
Santi:沒錯,我們今年還搞了個小實驗,很多人不知道。Parity 的財務團隊自己在 Kusama 上部署了一個 Rollup。因為部署 Rollup 是需要資金的嘛,我們說:不用轉給我們,我們把工具給你,你自己部署。他們就真的做了,財務團隊親自操作哦!
Jay:哈哈,居然是財務團隊在 Kusama 上搞了個 Rollup?
Santi:當時是有的。
Jay:明白了,就運行了一段時間,對吧?這也挺神奇的。
Santi: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還有一些治理相關的事情需要處理,比如註冊 parachain 等等。但總體來說,我們已經驗證了它是可行的。接下來我們會把它打磨得更完善,然後再開放給更多人使用。
PDP 展望:跨生態遷移路徑、多核心 Rollup 測試、Hydration 生態爆發
Jay:太酷了!我也迫不及待想看到更多 Rollup 在 Polkadot 上跑起來。對了,其實我還想問一個更前瞻的問題:未來會不會有一些部署在其他生態的 Rollup,想要遷移到 Polkadot?你們有沒有計畫幫助他們更容易地遷移過來?類似這樣的安排在籌備中嗎?
Santi:這個目前不算在正式路線圖裡,但確實是我們經常討論的話題。主要有兩個方向:
- 第一,如果需要的話,怎麼幫助那些已經部署了智能合約的項目過渡到 Rollup。
- 第二,如何為他們開闢這條路徑?

Jay:對啊。那如果有人先在 Hub 上部署,後面如果發現需要更高的吞吐量,就可以升級,對吧?
Santi:沒錯,他們就可以擁有自己的 Rollup。所以如何幫大家打通這條路徑,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比如一個項目已經上線運行了,已經有狀態數據、有用戶、有資產餘額,那怎麼遷移到 Polkadot Cloud?這就是我們未來想要探索的另一條路線。
Jay:太棒了。那 Polkadot Cloud 看起來會越來越強大。
Santi:我也這麼希望。我覺得它是個很有潛力的產品。
Jay:因為你在生態裡有獨特的視角,長期跟各個團隊打交道,幫他們解決問題,也見證他們成功。我挺想知道,你能不能分享兩三個已經在 Cloud 上的 Rollup 或項目,是你特別期待或者印象深刻的?現在有哪些已經在運行的,讓你印象深刻且十分看好的?能想到哪些?
Santi:好啊。其實我不太容易被打動哈哈,但確實有一些讓我很期待的。我現在就跟 peaq 團隊保持溝通。
Jay:哦?peaq 最近有什麼進展?
Santi:他們在測試多核心的使用,進展非常順利。我挺喜歡這種壓力測試的。以前是 Parity 自己做過,積累了不少經驗,現在看到其他團隊也能做到,真的很棒。
Jay:他們之前展示過 0.4 秒出一個區塊,對吧?這是怎麼做到的?
Santi:他們就是在多核心上運行 Rollup 或平行鏈,所以能實現非常快的吞吐量。這點很有意思。
Jay:這是用的彈性擴容嗎?
Santi:是的,據我了解是這樣。我自己也很期待能看到他們上線實際運行。還有一個例子,我前陣子和 NeuroWeb 團隊的創始人聊過一次,他們的規劃也讓我印象很深刻。Hydration 的一些活動,比如 Gigadot,還有他們的生態推動,都很有意思。而且 Hydration 的 TVL 已經超過 3 億,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慶祝的重要里程碑。說實話,整個生態現在正在進入一個越來越活躍的階段。哦對了,我自己還是 FIFA Rivals 的鐵粉。
Jay:哈哈哈,太酷了,我們回頭在《FIFA Rivals》的賽場上見。非常感謝你今天來節目裡分享這些很棒的工作,打造這樣一個門戶看似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很高興真的有人在做,而且是你說的這麼棒的團隊在做。感謝你們的付出,也感謝你今天來做客。
Santi:謝謝你們的邀請。不過說真的,主要還是團隊在做實際工作,功勞歸他們。
Jay:太棒了。非常感謝!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每日快訊:SEC的Paul Atkins公布計劃,釐清哪些代幣屬於證券,Circle探索原生Arc代幣,更多消息
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Paul Atkins公布了新的“代幣分類法”計劃,旨在於未來幾個月內明確界定哪些加密貨幣在該機構不斷發展的數位資產框架下被歸類為證券。Circle表示,正在“探索”為其Arc Layer 1區塊鏈推出原生代幣的可能性,該區塊鏈是一個以穩定幣為核心的網絡,上月已在公測網絡上啟動。

Hyperliquid因POPCAT交易計劃猜測而暫停充值與提現
Hyperliquid於週三早上暫停了存款和提現。一位鏈上分析師推測,這一暫停可能是因為有交易員在Hyperliquid的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試圖人為拉抬POPCAT迷因幣的價格。

下跌時值得買入的最佳山寨幣:4種能夠抵禦暴跌的幣種(以及為什麼$TAP排名第一)

EV2預售開始,Funtico全新Web3遊戲「Earth Version 2」即將上線
